从线下到线上,互联网医院都经历了什么?
发布时间: 2020-03-26

“治病”不是一个简单的词语。对于患者而言,它是通往健康的途径,对于医生来说,则是对生命表达尊重的重要方式。受疫情影响,全国多地将互联网医疗发展列为重要事项。借此契机,我们梳理了我国互联网医院的发展阶段,为其他区域带来参考。

第一阶段:禁止进行    

于2009年3月25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、自2009年7月1日起施行的《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管理办法》明确规定,不得从事网上诊断和治疗活动,医师经注册后可以在医疗机构内执业,禁止未经亲自诊查、调查,签署诊断、治疗、流行病学等证明文件。但在网络医疗行为中,医师无需面对面亲自诊断病人正是其最大特点,实施网络诊疗活动将存在巨大的法律风险。

第二阶段:全部撤销    

2017年4月28日,国家卫计委办公厅印发《关于征求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(试行)(征求意见稿)和关于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的意见(征求意见稿)意见的函》(下称《意见》),对互联网诊疗活动准入、医疗机构执业规则、互联网诊疗活动监管以及法律责任做出规定。

《意见》对互联网诊疗活动的范围给予了界定,只有“医疗机构间的远程医疗服务和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的慢性病签约服务”才能进行互联网诊疗活动,其他形式的互联网诊疗活动“不得开展”。《意见》还明确规定了互联网诊疗活动的准入前提。其中,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的医疗机构,“不得使用互联网医院、云医院、网络医院等名称”,而“应当使用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名称。”而事实上,目前几乎所有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的医疗机构都称自己为“互联网医院”“云医院”或“网络医院”,单单就这一项,就会对目前已获批的互联网医院产生强大冲击。此外,《意见》要求,此前设置审批的互联网医院、云医院、网络医院等,设置审批的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本办法发布后15日内予以撤销,并按照本办法规定重新对其互联网诊疗活动实施管理。

第三阶段:依托实体、禁止初诊    

2018年4月12日,是中国互联网医疗里程碑式的一天。当日,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,确定发展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措施,审议并原则通过《关于促进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发展的意见》。四天后,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曾益新在国新办发布会上透露,《意见》将允许依托医疗机构发展互联网医院,推动医疗健康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,同时提出了相关的界定:

首先,从诊疗步骤来看,禁止互联网进行初诊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解释:第一个是要病人如实的提供自己的病史,医生要询问病人的病情。第二个是需要做一些体格检查。第三个要做的事情就是一些辅助的检查,所有这些手段综合加在一起之后,医生才能够对这个疾病作出一个科学的判断,因此在互联网上初诊是绝对禁止的,这在世界上各国都是这样要求的。

另一方面,必须依托实体医疗机构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:第一方面,发展“互联网+医疗服务”,这是明确的规定,也允许依托医疗机构发展互联网医院,也就是说,可以依托这个实体医院在使用互联网医院作为第二名称。我们也支持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,搭建互联网信息平台,开展远程医疗。

互联网医院2015-2019建设现状    

国内最早一批互联网医院出现在2014年至2015年,据央视新闻报道,截至2020年6月底,各地已审批设立互联网医院近600家。经过5年的发展,互联网医院在政策环境、建设主体等方面,已经经历了不同的阶段。2015年至今国家和地方共发布了126条互联网医院相关政策(截至2020年6月30日),已覆盖指导、监管、支付三大体系,2020年的疫情防控措施加快了互联网医院政策体系完善,目前正逐渐由框架确定过渡到细节设计阶段。在基于医院现有信息化平台业务的基础上,将院内自助机预约功能迁移到互联网手机上,让患者可以随时了解医院预约排班情况,并进行预约挂号,大大减低医院排队挂号的时间,提高患者就医体验。支持有就诊卡预约及无卡身份证预约等多种预约方式。提供患者通过银联、支付宝、微信支付等方式在手机端完成对院内就诊卡的充值功能,包含门诊和住院预交金充值及充值记录的查询,减少患者就诊时科室来回跑动,减少就诊时间,提高患者就诊效率。平台提供线上、线下服务渠道对账文件下载功能,可后台配置指定对账文件生成时间及生成目录,由各服务渠道主动下载对账文件进行对账工作,及时匹配服务渠道与平台之间的账务收支情况,筛选出异常账目并进行处理。提供患者在家即可查看检查、检验报告单结果,不必特地前往医院打印。同时通过电子化报告单,可以减少医院报告单的打印量,患者也便于携带和存储。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,可以在患者报告单出结果时就通知患者。报告单实现门诊报告单、住院报告单两种类型。

互联网医院技术平台将以满足患者需求进行迭代升级    

摘自动脉网

服务推动技术创新,技术创新赋能服务。互联网医院技术平台作为底层支撑,必须随着互联网医院服务需求变化进 行迭代升级。

在 1.0 时代,技术平台主要以 HIS、ERP 等系统为代表,HIS 以挂号收费为核心,将门诊挂号、收费等进行记录, 同时将门诊、医生等信息进行自动调配,供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服务。ERP   是在   HIS  和财务管理中间加了人、财、物的运营管理。ERP 系统在人、财、物管理的基础上进行了细分管理,从而达到精细化管理的目标。该阶段的技术平台能够满足患者咨询、挂号、查询等需求。

在 2.0 时代,患者的需求已经由轻问诊进入到疾病诊疗阶段,HIS、ERP 更加侧重于医院管理,无法有效地满足疾 病诊疗需求。因此,互联网医院技术平台进行迭代升级,以 EMR、MDT 系统、辅助诊断系统等为代表。EMR 是医 院信息系统的核心,对病人信息的整理与共享、提高病历的规范性和完整性等有着重要作用。MDT 系统可以为多 学科会诊提供技术支撑,包括远程会诊、远程诊断等,有效集合医院内外专家资源。辅助诊断系统利用 AI 技术辅助 医生进行疾病诊断,提高诊断精确性,减少误诊发生率。电子处方流转系统能够实现在线开方、审方、配药、送药 的一体化信息服务,让患者用药更便捷。随访管理系统帮助医生进行诊后患者管理,减轻医生工作负担。

未来 3.0 时代,互联网医院技术平台将以全病程管理系统、健康管理系统、医疗云系统为代表。全病程管理系统将 实现患者“咨询——挂号——就诊——治疗——随访”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,患者的整个就医信息将一目了然,可 以实现全程可追溯。健康管理系统将围绕亚健康人群、慢病人群、疾病人群的整个生命周期提供健康管理服务,减 少疾病发生、做好慢病管理和促进疾病康复。医疗云系统主要包括云病历、云影像、云心电、云病理等,将打破医 院界限,实现患者检验检查信息共享,整合各个医院最优质的医疗资源来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。因此,互联网技术 平台 3.0 将满足患者全方位、全周期的健康管理需求。

综上,互联网医院经过多年的发展,其服务已经由轻问诊向疾病诊疗以及健康管理等方向拓展,不再是跑马圈地的 外延式扩张,而是进入了精耕细作的内涵式增长。两类模式的互联网医院利用各自优势,积极进行服务创新。医院主导型互联网医院利用专家资源和患者属地黏性,围绕疾病诊疗深化云病历、云诊疗、专病专科等服务。企业平台 型互联网医院利用流量资源和产业链聚合优势,重点运营慢病管理、处方药网售、二次诊疗、私人医生等服务,与 医院主导型形成差异化发展。

未来,随着政策的细化和技术的进步,互联网医院将继续围绕患者需求进行迭代升级,打造区域互联网医院和特色 专科型互联网医院,提高医疗服务便捷性和医疗服务质量,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。